時間:2018-02-20 09:30:00 | 來源:中國書畫
到2018年,《中國書畫》走過了十五周年。這是伴隨著新世紀中國改革開放走過的十五年。
十五年來,《中國書畫》雜志作為記錄者、觀察者和研究者,關注著中國書畫藝術的發展,關注著藝術家們砥礪前行的腳步。我們欣喜地看到,老一輩以其厚實的文化底蘊和堅定的歷史擔當,把中國傳統藝術推向新高度;新一代作為新中國書壇畫界承前啟后的中堅力量,對藝術繁榮做出重要貢獻。他們的思想、創作、藝術感召同時載入《中國書畫》的歷史。
十五年來,《中國書畫》同仁付出了汗水辛勞,也收獲了讀者回報。“隔岸春云邀翰墨,傍檐垂柳報芳菲。”“弘揚書畫藝術、推廣經典文化”的理念扎根在編輯者心里,也成就在讀者心中。
戊戌新春將至,我們將陸續在《中國書畫》的相關媒體推出海內外名家大家對《中國書畫》創刊十五周年的題賀和手札,與讀者共同咀嚼那份飽含文心情懷的文字,激勵《中國書畫》將永不放棄“中國高度”的夢想。

文壇異彩 藝苑芳芬
賀中國書畫創刊十五周年
邵大箴
邵大箴,1934年10月生,江蘇鎮江人。1953~1954年在江蘇師范學院中文系學習。1955~1960年在蘇聯列寧格勒(現圣彼得堡)列賓美術學院學習,1960年畢業。1960年至今在中央美術學院任教。1979年參與《世界美術》雜志創刊,任負責人至1987年。1982年被評為副教授,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。1985~1989年任中國美術家協會書記處書記、《美術》雜志主編。1987年被評為教授,同年任中國美術家協會理論委員會主任。1990年任《中國大百科全書》美術卷編輯委員會副主任。1993年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。

敬畏經典 倡導精品
堅守專業 貼近時代
弘揚書畫 優秀傳統
篳路藍縷 十五春秋
祝賀中國書畫創刊十五周年
二零一八年一月三十日 于京華清鑒齋 楊臣彬
楊臣彬,字文軒,號阿澄,晚號澹齋。1932年生,祖籍安徽懷遠。1952年畢業于南京軍事學院,后到北京故宮博物院從事書畫史論、古書畫研究與鑒定,F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、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、故宮博物院研究員、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、國家文物局文物鑒定資格審核委員、西泠印社社員、中央美術學院書畫鑒定專業碩士生導師。

守勇(永)社長并《中國書畫》全體同仁:
值此《中國書畫》創刊十五周年之際,謹致最誠摯祝賀!作為貴刊顧問,目睹了初創至發展壯大影響日增的過程,獲稱“中國最美期刊”乃名至實歸,必載入中國期刊史冊。貴刊學術性、藝術性兼顧,資料性、欣賞性并俱,有極高收藏價值。好刊好畫好文章,可以發天地之玄微,宣道義之蘊奧,繼往圣之絕學,開后覺之良心。功將禮樂同休,名與日月并曜。
草感七律一首以賀:立足高標破九章,神清格健越蹊墻。會意方悟辭采好,無言可聞翰墨香。書畫乾坤真事業,丹青有道大文章。洗硯遺風薰沐遠,中華崛起有擔當。
丁酉大寒時節 師心居主 程大利
程大利,畫家、編輯家。1945年生于江蘇徐州。曾參加全國美展等國內外展覽并獲多種獎項。作品被中國美術館、故宮博物院等多所美術館及博物館收藏。出版有《程大利畫集》多種、文集《賓退集》《師心居隨筆》《師心居筆譚》《雪泥鴻爪》《程大利談山水畫》等。主編《敦煌石窟藝術》二十二卷、《中國民間美術全集》等獲得國家圖書獎。曾任《江蘇畫刊》主編、中國美術出版總社總編輯、 人民美術出版社總編輯,F任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、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畫藝委員會委員、中國國家畫院院務委員、中國畫學會副會長。

中國書畫 源遠流長
漢魏初振 六朝更張
唐宋競秀 元明播芳
卷軸浩瀚 典籍繁昌
爰及近世 眾議難詳
乃有斯刊 雅作橋梁
整理推介 公私珍藏
文采奕燁 辨析毫芒
十有五載 載譽彰彰
任重道遠 初心不忘
期以永久 華夏之光
中國書畫雜志創刊十五周年 謹以蕪辭恭賀
黃君寔 龐志英 頓首上
黃君寔,號山濤,1934年生,廣東省臺山市人。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學系學士,日本京都大學中國文學碩士,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東方美術史碩士。書法家、畫家、學者、書畫鑒定家。編輯《宋元明清四朝翰墨》,自上世紀七十年代起,先后受聘為美國納爾遜博物館東方部研究助理,佳士得拍賣行中國書畫部國際主任,蘇富比拍賣行資深顧問等。著作有《王羲之〈蘭亭序〉真偽辯》、《顧洛阜藏宋元書法名跡》、《文征明及其交游》、《項元汴與蘇州畫壇》、《黃君實書法集》等。

新時代 新作為
中國書畫雜志創刊十五周年 志賀 張海
張海,1941年9月生于河南省偃師市。全國政協常委,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,鄭州大學書法學院教授、院長、博士生導師,國務院批準有突出貢獻的專家。曾任第八、九、十屆全國人大代表,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、河南省文聯主席、河南省書法家協會主席、河南省書畫院院長、鄭州大學美術學院院長等。從1986年開始,先后十多次到日本東京、大阪等地舉辦書法展覽,應邀到新加坡講學。從1990年代起先后四次應邀在香港舉辦書法展并講學,擔任全港雙年藝術展評委。曾在北京、杭州、上海、南京、沈陽、濟南等地多次舉辦個展。作品在韓國、法國、德國、荷蘭、加拿大等國展出。
|